當你在生活、工作或家人上突然急需一筆資金,要申請信用貸款時,卻發現自己的貸款條件非常糟糕,甚至直接被拒絕,這時你可能會疑惑:「為什麼別人能順利貸到好條件的貸款,而我卻連申請都過不了?」其實,這一切都要從「信用評分」開始聊起。
文章目錄
Toggle信用評分是什麼?
許多人以為,只要有穩定收入,銀行就會願意放貸,卻忽略了金融機構在審核貸款時,最看重的其實是你的信用狀況,信用評分就是重要的關鍵。
信用評分是一個數值,顯示你信用狀況與財務誠信。台灣的信用評分通常由聯徵中心負責評估,分數範圍大約在200到800分之間,數字越高,代表你的信用狀況越良好,銀行就越願意借你錢,並提供較低的利率。
信用評分主要根據三個指標:
- 財務紀錄。
- 借貸習慣。
- 還款行為。
金融機構會透過這個分數來評估你的還款能力與風險。
信用評分:信貸撥款與利率
信用評分既然是信用貸款是否核准的重要依據,不同的信用評分分數也會有不同的分類:
- 高信用評分者(600分以上):銀行會認為你信用良好,貸款成功率較高,且貸款額度較大。
- 中等信用評分(400-600分):銀行可能會要求提供額外財力證明,或降低貸款額度與提高利率。
- 低信用評分(400分以下):銀行大機率會拒絕你的貸款申請。
依照這個信用評分的分類,我們可以大概抓出撥款與利率:
信用評分是否會影響信貸撥款?
目前申請信貸的撥款額度,是以 DBR22 作為一個基準。DBR22 是金管會規定的「無擔保借款總額」上限,意思是申請人的信貸金額最高不得超過月收入的22倍。
舉例來說,如果一個人的月薪是三萬元,那麼他申請信貸的最高額度就是六十六萬。這項規定的目的是確保貸款人不會過度負債,能夠在合理的範圍內借款,以免因為過度借貸導致還款壓力過大。
然而,雖然規定上是以 DBR22 為上限,但實際上申請到的金額通常不會達到這個數字,而是會根據申請人的目前的信用卡額度、信用評分、收入穩定度、工作性質等因素來進行調整。
以目前的貸款市場來說,能夠獲批 DBR20 以上的案件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條件。如果申請人的 信用評分普通,而其他條件(例如職業類別、財務狀況、貸款紀錄)也沒有特別加分,那麼核准的額度大約會落在 DBR15-18,甚至更低。
根據我們的實務經驗,大多數成功獲得較高額度貸款的案例中,申請人的信用評分至少達到430分以上,並且過去的貸款或信用卡繳款紀錄正常,沒有延遲還款的情況。在這樣的條件下,銀行會較為放心地批准較高額度的信貸。
信用評分是否會影響信貸利率?
信用評分會影響貸款的最高額度,但是否也會影響信貸利率呢?其實答案是否定的。
一般來說,信用評分越高,看似有機會獲得較低利率。不過信貸利率的高低最主要的,並不是取決於信用評分,主要是以「職業類別」作為參考依據,不同職業的工作穩定度影響貸款利率。
例如,軍公教因為薪資穩定、就業保障高,屬於低風險族群,因此常常能獲得較低的貸款利率(約落在2.5% – 3%),而一般的上班族就會比較高(約落在5% – 6%),至於自由業者或收入不穩定的族群,利率則可能更高。
所以,即使你的信用評分高,也不見得會在信貸利率上拿到漂亮的利率,還是會以「職業類別」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。
影響信用評分的行為
上面談到許多關於信用評分可能影響的結果,一般來說如果都正常借貸還款,你的信用評分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不過如果你常常做以下這些是,那都是會影響你信用評分的重要因素:
- 不準時還款:若你經常遲繳信用卡帳單、貸款或電信費,銀行會認為你有還款風險,進而降低你的信用評分。
- 信用卡使用率:信用卡使用率指的是「已使用額度 / 可用額度」,如果你經常將信用卡刷到接近額度上限,銀行可能會認為你資金吃緊,信用評分可能會因此降低。
- 貸款紀錄:若你曾經借過多次貸款,且有長期未還清的紀錄,銀行可能會懷疑你的財務狀況,影響你的信用評分。
- 查詢紀錄:每次申請貸款或信用卡,銀行都會向聯徵中心查詢你的信用狀況。如果短時間內被查詢過多次,銀行可能會認為你正在積極尋找貸款,進而影響你的信用評分。
- 信用歷史長度:信用歷史較長(例如10年以上)的人,銀行較容易評估其信用狀況,反之,信用歷史過短的人,評分可能較低。
總結
你能發現到,信用評分對於你在信用貸款上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,貸款除了要看能夠貸多少之外,利率也是你要注意的,假設你貸款十萬,就有一萬的利息,試想一下如果是更大的金額,這樣負擔也會加重。
所以平常維持良好的信用,維持與提升信用評分才能夠讓你的信用貸款可以更加順利。
相關內容: